2013年新購書籍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3-03-26
序号 |
ISBN |
品名 |
版别 |
作者 |
1 |
978-7-01-011064-6 |
比较美学原理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陈伟 |
2 |
978-7-5097-3704-0 |
当代美国宗教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澎 |
3 |
978-7-300-16327-7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唐文明 |
4 |
978-7-5161-1249-6 |
人生美学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钟仕伦 |
5 |
978-7-5407-5773-1 |
中国哲学与文化 第十辑 |
漓江出版社 |
刘笑敢 |
6 |
978-7-208-10723-6 |
智的直觉与审美直觉:牟宗三美学批判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迎年 |
7 |
978-7-301-18424-0 |
生命与死亡:中国生死智慧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晓江 |
8 |
978-7-301-18518-6 |
理解梅洛-庞蒂:梅洛-庞蒂在当代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杜小真 |
9 |
978-7-108-03111-2 |
追忆王国维(增订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陈平原 |
10 |
978-7-5426-3316-3 |
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孙云宽 |
11 |
978-7-100-09300-2 |
庄子美学与中国古代画论 |
商务印书馆 |
郑笠 |
12 |
978-7-5426-3819-9 |
天朝的天窗 晚清最后十年报刊风暴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刘青松 |
13 |
978-7-301-21361-2 |
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杰 |
14 |
978-7-301-17130-1 |
一体万化:阳明心学的美学智慧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立勇 |
15 |
978-7-301-21040-6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韦伯 |
16 |
978-7-301-18778-4 |
成已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具体的形上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杨国荣 |
17 |
978-7-5161-0448-4 |
哲学家的雅典 基督徒的罗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梅谦立 |
18 |
978-7-5097-3401-8 |
宗教信仰:自由与限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闫莉 |
19 |
978-7-5097-3206-9 |
宗教与哲学.第1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金泽 |
20 |
978-7-01-011422-4 |
冯契“智慧”说探析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王向清 |
21 |
978-7-5633-5694-2 |
新编中国哲学史 (三卷共四册)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劳思光 |
22 |
978-7-5520-0006-1 |
禅的源头 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朴憨法师 |
23 |
978-7-5104-3499-0 |
心与禅 |
新世界出版社 |
胡适 |
24 |
978-7-300-15732-0 |
明代哲学史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学智 |
25 |
978-7-5097-3176-5 |
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尹钛 |
26 |
978-7-300-16850-0 |
公共哲学 政治中的道德问题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桑德尔 |
27 |
978-7-5097-3355-4 |
宗教人类学.第3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金泽 |
28 |
978-7-301-17650-4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汤用彤 |
29 |
978-7-300-14784-0 |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利科 |
30 |
978-7-108-04330-6 |
宗教情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乔纳森・爱德华兹 |
31 |
978-7-02-009575-9 |
红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贾平凹 |
32 |
978-7-5426-4006-2 |
致命的美学: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赵晓芳 |
33 |
978-7-02-009153-9 |
美的五次沉思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法)程抱一 |
34 |
978-7-02-009508-7 |
八大时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麦家 |
35 |
978-7-01-011111-7 |
被遮蔽的马克思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俞吾金 |
36 |
978-7-301-17097-7 |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民俗学论丛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丙中 |
37 |
978-7-5097-2909-0 |
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学思想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林 |
38 |
978-7-01-010318-1 |
儒家与基督教利他主义比较研究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林滨 |
39 |
978-7-5443-4131-8 |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 |
海南出版社 |
(日)铃木大拙 |
40 |
978-7-100-09589-1 |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 |
商务印书馆 |
(瑞士)耿宁 |
41 |
978-7-301-21358-2 |
绘事后素 经典解释与哲学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方旭东 |
42 |
978-7-5617-5885-4 |
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明士 |
43 |
978-7-5080-6763-6 |
宗教经验种种 |
华夏出版社 |
詹姆斯 |
44 |
978-7-5097-2868-0 |
宗教与国家:当代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宇洁 |
45 |
978-7-5161-0499-6 |
古典时代犹太教导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科亨 |
46 |
978-7-5161-0034-9 |
视觉主义:基于图象和身体的现象学科学哲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陶建文 |
47 |
978-7-301-21023-9 |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郁振华 |
48 |
978-7-01-011235-0 |
妙语“联”珠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魏义霞 |
49 |
978-7-113-15494-3 |
哈佛哲学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哈佛公开课研究会 |
50 |
978-7-113-15343-4 |
哈佛心理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哈佛公开课研究会 |
51 |
978-7-5447-3422-6 |
美学珍玩 |
译林出版社 |
波德莱尔 |
52 |
978-7-5426-3490-0 |
哲人之美:论叔本华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莫诒谋 |
53 |
978-7-5426-3641-6 |
身体美学与消费语境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廖述务 |
54 |
978-7-308-08378-2 |
西藏生死书 |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大学出版社) |
索甲仁波切 |
55 |
978-7-5426-3492-4 |
对象化和人的生存矛盾 |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张立达 |
56 |
978-7-108-04061-9 |
存在与时间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德)海德格尔 |
57 |
978-7-5161-0535-1 |
奥古斯丁论善恶与命定:摩尼教的影子作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加)李锦纶 |
58 |
978-7-02-009470-7 |
寒夜生花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迟子建 |
59 |
978-7-02-009465-3 |
我那风姿绰约的夜晚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张洁 |
60 |
978-7-02-009471-4 |
唐朝的天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李国文 |
61 |
978-7-5161-1427-8 |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章雪富 |
62 |
978-7-5325-5693-9 |
王国维诗词笺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国维 |
63 |
978-7-5618-4400-7 |
城市美学漫谈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周小兵 |
64 |
978-7-301-18887-3 |
万物本原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米歇尔・塞尔 |
65 |
978-7-5325-6268-8 |
明清士人与男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程宇昂 |
66 |
978-7-5339-3293-0 |
铁器时代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南非)J.M.库切 |
67 |
978-7-5339-3288-6 |
魔桶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美)伯纳德.马拉默德 |
68 |
978-7-5339-3289-3 |
罗生门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日)芥川龙之介 |
69 |
978-7-100-09572-3 |
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聂振斌 |
70 |
978-7-100-09569-3 |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宛小平 |
71 |
978-7-108-03076-4 |
追忆蔡元培 |
三联书店 |
陈平原,郑勇 |
72 |
978-7-100-09570-9 |
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王德胜 |
73 |
978-7-100-09595-2 |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金雅 |
74 |
978-7-100-06872-7 |
生态美学导论 |
商务印书馆 |
曾繁仁 |
75 |
978-7-100-08317-1 |
美学谱系学 |
商务印书馆 |
法阿斯 |
76 |
978-7-100-05087-1 |
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时晓丽 |
77 |
978-7-5110-1063-6 |
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 |
海豚出版社 |
傅克斯 |
78 |
978-7-100-08664-6 |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 |
商务印书馆 |
肖永明 |
79 |
978-7-108-03070-2 |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陈来 |
80 |
978-7-108-04177-7 |
考古学 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光直 |
81 |
978-7-108-04175-3 |
考古人类学随笔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光直 |
82 |
978-7-108-04218-7 |
美术 神话与祭祀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光直 |
83 |
978-7-100-09573-0 |
蔡元培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聂振斌 |
84 |
978-7-100-07696-8 |
文化人类学 |
商务印书馆 |
林惠祥 |
85 |
978-7-100-08478-9 |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增订版) |
商务印书馆 |
张祥龙 |
86 |
978-7-100-09020-9 |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
87 |
978-7-100-09019-3 |
梁启超论先秦政治思想史 |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
88 |
978-7-100-09063-6 |
梁启超论儒家哲学 |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
89 |
978-7-100-09060-5 |
梁启超论中国法制史 |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
90 |
978-7-100-09061-2 |
梁启超论诸子百家 |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
91 |
978-7-100-07457-5 |
法相唯识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商务印书馆 |
太虚 |
92 |
978-7-100-08968-5 |
道玄佛:历史、思想与信仰 |
商务印书馆 |
文史哲编辑部 |
93 |
978-7-5161-2080-4 |
比较哲学视野里的中国哲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吴根友 |
94 |
978-7-5327-5955-2 |
李泽厚思想评析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赵士林 |
95 |
978-7-301-17482-1 |
乡土中国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 |
96 |
978-7-5321-4092-3 |
完整的女人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澳)格里尔 |
97 |
978-7-5161-1494-0 |
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郑辟瑞 |
98 |
978-7-208-10667-3 |
哲学与宗教 第6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申 |
99 |
978-7-5534-0125-6 |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上下) |
吉林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公司 |
牟宗三 |
100 |
978-7-5463-9453-4 |
康德的道德哲学 |
吉林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公司 |
牟宗三 |
101 |
978-7-5617-5878-6 |
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郑吉雄 |
102 |
978-7-5617-5883-0 |
东亚儒者的< <四书> >诠释 四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黄俊杰 |
103 |
978-7-221-09994-5 |
庄子的快活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王蒙 |
104 |
978-7-221-09986-0 |
庄子的享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王蒙 |
105 |
978-7-100-09571-6 |
丰了恺美学思想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余连祥 |
106 |
978-7-5162-0079-7 |
自然的智慧--< 老子>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雷原 |
107 |
978-7-221-09995-2 |
庄子的奔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王蒙 |
108 |
978-7-01-010950-3 |
董仲舒研究 |
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周桂细 |
109 |
978-7-5161-1355-4 |
对话・诠释 杜维明与成中英的美国儒学论说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郑秋月 |
110 |
978-7-5463-1393-1 |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
吉林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公司 |
牟宗三 |
111 |
978-7-5133-0959-2 |
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 |
新星出版社 |
夏可君 |
112 |
978-7-108-04102-9 |
《明儒学案》选讲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朱鸿林 |
113 |
978-7-100-07339-4 |
自由与增长:1300-1750年欧洲国家与市场的兴起 |
商务印书馆 |
爱泼斯坦 |
114 |
978-7-5617-5847-2 |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制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明士 |
115 |
978-7-5640-6364-1 |
美与人生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宗白华 |
116 |
978-7-5133-0960-8 |
立命 究底 理政三道综论集 |
新星出版社 |
单纯 |
117 |
978-7-5161-0845-1 |
汉魏六朝道家美学思想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万志全 |
118 |
978-7-5495-0821-1 |
故事照高未来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照 |
119 |
978-7-5617-5844-1 |
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黄俊杰 |
120 |
978-7-5617-5717-8 |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昆将 |
121 |
978-7-5617-5894-6 |
东亚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黄俊杰 |
2013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