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图书分馆  >  读者服务  >  正文

【读者心语】第五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11-24

《论语》心得

高创

2006年百家讲坛播出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一时风靡全国。然而,思想的流行程度,往往和正确程度成反比,于丹《论语》心得在市场流行,只能说明于丹迎合了大众口味,而不能说明于丹的《论语》心得就是正确的。以我的眼光来看,于丹对《论语》做了通俗化、肤浅化的解读,这让许多知识层次不高的大众获得了一种进入经典的虚荣心,这其实是社会浮躁心态的一种折射。浮躁就是精神泡沫,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斑驳陆离,其实是无根之花,无源之流,繁华过后,一片枯寂。读完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除了心理上得到安慰外,其实没有什么文化思想的沉淀。就像前几年的李阳疯狂英语,一场闹剧而已!

最近心情烦闷,晚上睡前捧起《论语》重新阅读,花了两个晚上,竟然看完了。再次阅读《论语》,除了有感于孔子思想的深刻博大之外,更感到现今社会上对《论语》的误解实在太深了!大部分人都没看懂《论语》,就以为得道了,回想研究生时的课堂,以及所谓名人的讲授,真觉得一阵悲哀。突然有种想写一本《高创〈论语〉心得》的打算,见于眼下的工作环境,实在不适宜做长时期的静态思考,只能暂时搁浅了。

要读懂《论语》,首先要对中国的文化史有非常精深的了解。没有这个视野和知识储备,是不能进入《论语》的精神世界的。“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今天说这话,就是废话一句,而让2500年前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出来,就是辩证法。语言放到不同的语境下,其思想是完全不同的,脱离了文化史的语境来看《论语》,只能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于丹的肤浅,就是把《论语》放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来阅读,其结果只能是大大削弱了《论语》的文化浓度和思想深度。孔庆东说于丹对于经典的普及化是有功的,这其实是溢美之词,普及经典是这么个普及法吗?用泡沫来推销一种精神产品,无论如何,是有悖于文化规律的。还有的学者说,于丹就是当今的孔子,听了,简直让人喷饭。

《论语》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如何对待生活。而对待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从自己的心开始。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于丹说,《论语》是快乐的学问,其实完全错了,《论语》教会我们的,不是快乐,而是一种充实,一种安然,一种阔达。《论语》里面充满了“乐”字,如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仁者乐山”“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等,但这里的“乐”,绝不是快乐的意思。快乐仅止感性而言,《论语》中的“乐”,我理解为超越自我而达到的一种精神自由状态,这种状态当然远远要比快乐深刻高大许多。

《论语》是一整套思想,它开创了儒者的精神空间。看似简易的语言背后,其实都有着非常深刻的道理。读《论语》,要结合《中庸》来读,《论语》的精神,其实和《中庸》的精神是一致的,《大学》和《孟子》却是和《论语》完全不同的思想维度,连孟子本人,对孔子思想的深度把握上,都是有偏差的。记得在北大,和一个师姐聊天,她说孟子和荀子是偷换孔子思想的罪人,话有八分偏激,但却有二分道理。

《论语》要塑造的,是君子人格,而不是政治家。对于政治,孔子只是提出了一种终极目标,而不是现实答案。好多人,总是怀着利益的目的,来解读《论语》,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后世无数的封建文人,在官场的失意,大部分是对《论语》思想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可以用来治天下吗?《中庸》中说“大德者必有天下”中的“必”不是现实的必须,而是理想的应然。中国五千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宗教,其根本原因,就是儒家伦理,在终极目标上,有着宗教的功能。

《论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到底有多大的容载量。现实的丑陋、黑暗、挫折、失败,其实都可以用自己的心灵来化解。朱熹说:“内困无过于舜,外困无过于孔子”,无数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孔子精神颓废,思想消怠,而是永远一番自信乐观的态度。孔子的自信乐观,其实不是现实中的成功,而是思想上的正确。孔子的失望,不是对自己思想的失望,而是对现实的失望。在内心上,孔子永远是坚定自信的。

人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永远都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现实有太多的不公平,命运有太多的不公平,生活中有太多的欺骗、虚伪,但这一切都无损于我们自身灵魂的高贵与伟大,对孔子而言,这才是真正的仁者。这样的境界,非常难于达到,但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达到的。

单独拉出《论语》中的一句话来看,都显得很直白,没什么深意。但是把《论语》作为一个整体开看,每一句话,又都深刻无比,博大无比。感受不到《论语》背后的文化含量和思想深度,是无法进入儒者的精神境界的。阅读经典,其实是用生命来体验经典,从而提高自己灵魂的纯度,而不是蜂拥式的人云亦云,虚荣显摆。社会浮躁,成就了于丹,这其实不是于丹的悲哀,而是社会的悲哀。

(转自作者空间日志、已经作者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