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儒家文化研究》第三輯(禮學研究專號)出版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07-17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於2010年7月出版了《儒家文化研究》第三輯(禮學研究專號)。編者專門邀請了十來位禮學專家及其他學者,撰寫了二十篇論文。論文約可分為四組。第一組為“概說”,從總體宏觀上討論“禮”的源流、內核及其走向。第二組為“校釋”,從微觀細部討論北大標點本《儀禮注疏》的標點與上海博物館楚簡《武王踐阼》。第三組為“禮學史”,討論漢、宋、清儒,如鄭司農、胡宏、張爾歧、毛奇齡等有關禮學史的某些考證與思想。第四組為“專論”,刊載多篇論文與讀書劄記,考訂、闡發或批評、分析禮噐、禮儀與禮學中涉及的政治理念、居喪法律、價值理想、空間意識、生態倫理等意蘊,及三禮中某一禮或某篇章、某命題、某規矩所反映的具體意義、抽象意義與現代價值。全書共約44萬字。

本輯刋由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為主編單位,郭齊勇任主編,胡治洪任副主編,已經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了兩輯,第一輯為新出楚簡研究專號,第二輯為儒家政法思想與現代經學研究專號。據悉,自第四輯開始,主編單位為武漢大學國學院與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第四輯為道德心性論研究專號。

以下是第三輯目錄與編者弁言。

概說

彭 林:禮樂文明的確立、位移及其邊緣化

陳戍國:古禮今論

龔建平:禮與儒家的“人道”觀

校釋

方向東:北大標點本《儀禮注疏》標點商兌

楊 華:上博簡《武王踐阼》集釋

禮學史

楊天宇:鄭司農注《周禮》所用“當爲”術語考辨——兼評段玉裁對“當爲”術語的界定

楊世文:宋儒對《周禮》的考辨

蔡方鹿:胡宏對《周禮》的批評

汪學群:張爾岐禮學思想試探

丁 鼎、房姍姍:毛奇齡禮學成就論略

專論

郭齊勇:《周禮·地官司徒》、《禮記·王制》中有關社會公正的論述

呂友仁:《禮記》五講

丁淩華:中國古代居喪法律考

林素英:《中庸》“治國有九經”思想探析──以《坊記》、《表記》、《緇衣》相印證

王 鍔:從《曲禮》、《少儀》看《禮記》禮學思想的現代價值

鄒昌林:《周禮》理想價值新解

童 強:先秦禮儀空間的編碼與解碼

梅珍生:禮噐意蘊蠡測

崔 濤:《禮記》中的生態倫理思想

任慧峰:先秦祭侯考論

蕭航等人:《禮記》會讀劄記

編者弁言

“禮”是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內容,我國歷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禮”的涵蓋面很廣,一般說來,是宗教信仰、社會規範、文化制度、行為方式,有的方面還帶有“法”的性質與內容。傳統中國沒有今天分科的學問,如社會、政治、法律、倫理、宗教、藝術、哲學等,這些內容其實都在“禮”之中。

儒家的禮節,都有其具體含義。冠禮在明成人之責;婚禮在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喪禮在慎終追遠,明死生之義;祭禮使民誠信忠敬,其中祭天為報本返始,祭祖為追養繼孝,祭百神為崇德報功;朝覲之禮,在明君臣之義;聘問之禮,使諸侯相互尊敬;鄉飲酒之禮在聯絡感情以明長幼之序;射禮由體育活動可以觀察德行。這些古禮綜合了民俗、宗教、倫理、藝術、美學的價值。儒家除了禮教還有樂教、詩教,這些都可以促使人向善,敦厚莊敬,相互和睦,克服人性負面的東西,對於穩定社會,調治人心,提高生活品質都有積極意義。故在傳統社會,禮中蘊含著一定時空對全社會具有約束力的信念、價值、規範。

禮學不僅有人文精神,更有宗教精神。“禮”中蘊含的宗教精神、人文精神均具有深意。三禮之學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仍有其現代價值。禮樂文化不僅促進社會秩序化而且有“諧萬民”的目的,即促進社會的和諧化。一個穩定和諧的人間秩序總是要一定的禮儀規範為調節的,包括一定的等級秩序、禮文儀節。“禮”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記·樂記》)禮樂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與人、族與族、文與文相接相處的精神,是協和萬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並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動力。孔子對禮樂的繼承、傳授,大有益於兩千五百年來世道人心的維繫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禮讓為國,安定社會,消弭爭奪戰亂,節制驕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的前提。以一定的規矩制度來節制人們的行為,調和各種衝突,協調人際關係,使人事處理恰到好處,是禮樂制度的正面價值。這裏有社會正義的意蘊,即反對貧富過於懸殊。一部分人富起來了,富了以後怎麼辦?孔子講“富而後教”,講教化、教養,反對唯利是圖、輔張浪費、誇財鬥富、聲色犬馬。

文明間的對話需要有“禮”的精神的調劑與“禮”的智慧。例如“禮”的秩序原理中所包含的規範、有序、崇義、扶弱的因素,節度原理中所包含的節制、恰當、分寸、適度的原則,交往原理中禮尚往來、尊重他人、敬、讓、輕財重禮、不驕不淫、相互溝通與理解的內涵,和諧原理中的和親、諧民、仁愛、交融的精神,均是走出自我,走向他者、社群、國家、天下的相互倫理,而具有普世價值。

“禮”學是一門“溝通”的藝術,“對話”的倫理。人類各民族、各宗教、各地域、各語言的文化方式、能力、傳統、值價都是相對的、各別自我的,唯其如此,才有燦爛豐富的世界文明。文明間的理解與溝通需要呼喚相互尊重、學習、禮讓的精神。我們對禮學的這些原理可以作創造性的轉化,並使之在文明間的交往、溝通、對話、理解中,逐漸地成為可普遍化的倫理。

禮學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對當代中國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三禮”號稱難讀。本輯為禮學研究專號,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輯增加對“禮”的瞭解。為此,編委會特聘請禮學專家學者從不同向度論述禮的知識與禮文化的價值。

我們把本輯二十篇論文與一些短劄,粗略地分為四組。第一組為“概說”,刊載彭林、陳戍國、龔建平的三篇論文,從總體宏觀上討論“禮”的源流、內核及其走向。第二組為“校釋”,刊載方向東、楊華的兩篇論文,從微觀細部討論北大標點本《儀禮注疏》的標點與上海博物館楚簡《武王踐阼》。第三組為“禮學史”,刊載楊天宇、楊世文、蔡方鹿、汪學群、丁鼎與房姍姍的五篇論文,討論漢、宋、清儒,如鄭司農、胡宏、張爾歧、毛奇齡等有關禮學史的某些考證與思想。第四組為“專論”,刊載郭齊勇、呂友仁、丁淩華、林素英、王鍔、鄒昌林、童強、梅珍生、崔濤、任慧峰等的九篇論文與蕭航等的多篇讀書劄記,考訂、闡發或批評、分析禮噐、禮儀與禮學中涉及的政治理念、居喪法律、價值理想、空間意識、生態倫理及三禮中某一禮或某篇章、某命題、某規矩所反映的具體意義、抽象意義與現代價值。作者們立場、觀點各不相同,見仁見智,但都能自足自圓,自成一說。本輯略為刊載了博碩士生的論文、劄記,意在培養青年。三禮之學的寶庫中有大量寶藏,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深入其中,認真加以研讀。

論文中的以及我們編稿工作中的疏失與訛誤在所難免,敬請方家、讀者批評指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