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郭齐勇:死亡哲学是人生哲学的深化和拓展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4-06

向各位介绍一本书,我的同事和朋友段德智教授的《死亡哲学》,90年代初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再版,是极有价值的书。

死亡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自从有了人类关于死的恐惧、悲哀、困惑、反思和各种方式的处理,生死问题成为人类心灵、民俗和文化的经久不衰的课题。段先生讲,死亡哲学其实是人生哲学或者生命哲学的深化和拓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因而克服世人难免的怠惰、消沉,萌生出生活的紧迫感。

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它是一个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永恒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叔本华说“死亡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雅思贝尔斯说“从事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们的《易传》讲“原始反终,固知死生之说”,这也是一种高明的见解。中国文化尊重生命、尊重天地之间、宇宙之间有一个伟大的精神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华夏族群的文明也是生生不息。在这个背景之下,他正视死亡,因而强调只有超越、消解死亡,才能最后达到人与天地万物同体的境界。王阳明的《传习录》讲的是,如果我们对生死念头看的透、看得破、透得过,我们这个心之全体才是流行无碍的,这才是儒家所谓尽性致命之学。

西方在文艺复兴时代、在启蒙时代有很多的哲人,他们的反思是,人生不再意味着忍耐、受苦、消极无为,而是可以依靠自己设计,过得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这是面对死亡,反省了生命的个体性和有限性,才给生命以内在的价值,这就是所谓“借死来反观生,以生来界定死”。人类的生死观在启蒙时代以后发生了质变,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说:“假如精神害怕死亡,他就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应当被否定的方面”,他说“所谓承担死亡,就是不要害怕死亡,也不要躲避死亡,而要敢于去否定自己应当被否定的方面,不管自己经受怎样的风险和精神痛苦也在所不辞”。黑格尔所说在“死亡中得以自存”,他所强调是,通过自我否定,求得自己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最难战胜的是自我。其实老子哲学也讲到如何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自身、回归自身,不断否定自己、实现自己和认识自己。

在西方死亡哲学中,自由的原则和个体性的原则,是死亡意识向生命意识、道德意识和文化意识转换的枢纽。我们界定的自由,有政治上的、社会学上、美学上的,有哲学上的各种关于自由的定义,但是所谓的自由其实也是一种被限制。孔夫子尚且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我们如何界定个体,它都离不开社会群体。康德强调的自由是道德的自由,那是自己跟自己下命令。康德提出“自由人自己选择去死”这样一个死亡哲学的重大命题,他强调的是意志自律。康德给自己写的墓志铭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他说道德的自由总是自己决定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他在的力量决定自己。这种所谓意志自律,并不是一种张狂的自由,而是在道德层面上,自己如何去选择是道德的行为还是非道德的行为,这样一种自己决定自己的自由。而在社会层面上的自由,又是不逾社会规矩的。所以康德哲学讲,我们如何要求人们,把死亡方式的选择,自觉建立在超乎于个体的普遍利益和普遍道德准则的基础之上,这是两方面的统一。

黑格尔对人格提出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解说,他说:“一个不曾把生命拿去拼了一场的个人,诚然也被承认为一个人,但是他没有达到他之所以被承认的真理性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不仅承认生命的自我否定,尤其要承认在启蒙哲学中所非常肯定的我们,如何去拼搏、如何去实践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所强调的是近代启蒙以后的人的一种主体性的张扬。以上是段教授的书的要点。

儒学的生死关怀及其当代意义

现在我们谈谈儒家文化中有关生死的关怀以及它的当代意义。这是我的学习体会。

儒家的生命意识、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方面是“尊重生命”。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当时他的门徒中,子路非常好勇,他经常告诫子路要尊重生命,不要暴虎冯河,不要去无畏地牺牲。子路最后是死于卫国的内乱,孔子听说他去了,就知道他可能回不来了。子路被人乱箭射了以后血流满面,死之前他还端正了自己的帽子。孔子讲的“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是说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更加重视的是“生”,面对生,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不要轻易的去消耗掉自己的生命。

战国的时候,刺客轻生成为一种时尚,孟子为当时人戒,指出“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勇”不是去拼死,可以死可以无死,我们不要轻易地牺牲生命。他甚至告诉我们,知命者不站在危墙、危岩之下,因为会坍塌。《孝经》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周易·系辞传》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周易”之“易”,一名而含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天地万物一体的易道、变化之道,变化之中又有不变的原则,这个原则又很简约,所谓《周易》是有变易、简易、变易之中有不变易的原则的意思,这就是古代哲人所体会的天地、宇宙、乾坤、山河大地,草木鸟兽生生不息的这种过程。天,乾元之德,是大生之德;地,坤元之德,是广生之德。而人,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学习天德天道和地德地道的品格,我们的创造性才可以和天地的创造性相配合、相媲美。我们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弘大天性,来全面发挥人的秉性和潜能,就自然有一种周易所昭示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儒家珍重生命、主张积极人生的传统。同时,要有承顺性,被接受性,又要宽容大度,包容各种人,这叫“厚德载物”。

《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说,圣人能够把天下的这种真实无妄的“诚”的精神发挥出来,充分实践天赋给人的各种各样的秉性,不仅尽我自己的本性而且尽他人之性、尽他物之性,帮助他人、他物来畅顺地发挥自己的本性,这样,人就可以和天地这种生生不息的化育万物的这种精神相配合,人就可以参与、帮助天地的生生不息的演化和养育万物,那么人的地位就可以和天地鼎足而三了。这是《中庸》所阐发的一种哲理。所以在儒家看来,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属性是生生不已,变动不居,不守故常,日新又新。儒家所主张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参与现实的生活,特别是我们如何用参与现实、用我们的道德生命来回应天地、父母的生生之德。

从每一个个体来说,儒家的主张是,我们如何把守成和创业、动和静、本性和欲望、生和死,统一起来。所以《周易》的易道、孔子学说的仁德仁体,它有创造精神的一面,有进取的一面,在变动中、在实现生命价值、在“开物成务”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保持自己的本性,保持刚健精神,不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物欲,不要心里有种种挂碍、其他的追求。所以儒家主张,通过正视生来正视死,“未知生,焉知死?”儒家用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通透死亡意识。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一旦有了一种生命的志向,哪怕是早上听到了我们无穷追索之中的这个道,晚上去死,都是值得的,他讲了一种无穷的追求。孔子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孔子在水边咏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要向水的品格学习,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儒家的主张,是用生命的意识来界定死亡的意识,用积极热烈的人生实践来省视生命的有限性,来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无限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尊重生命,所谓生命可以区分为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没有物质生命就没有精神生命,两者不可分割,所以我们尊重物质的我、肉身的我。然而没有精神生命,人无异于行尸走肉,生活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更尊重精神的我、人格的我。

儒家的生命意识、死亡哲学的第二个方面是“死而不朽”。过去有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立德是最根本的,是否成就功业,要靠外在客观环境,但立德更重要的是个体性,靠主体自身,至于著书立说、立言,是最后的,但这三种都叫不朽。所以儒家坚持独立的人格,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苟且偷生,也不和恶势力同流合污。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要求取自己苟且的生命而伤害了仁德,甚至可以用生命来成仁取义。他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作为君子,有道之人,没有在吃完一顿饭之间这样短的时间内违背仁德。“造次”是仓促匆忙,“颠沛”是流离失所。无论是仓促匆忙的时候,还是流离失所的时候,作为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都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所实践的道理,死而后已的这种精神。

孟子讲,作为“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他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很宝贵,我们当然希望活着,道义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但是在民族、国家的大义、大是大非需要承担的时候,舍生而取义。他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活着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所想要的还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不要苟且偷生。死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所厌恶的有更甚于死者,所以就害怕在最后的关头不能闯过,不能够舍生取义。荀子讲“人之所欲,生甚矣”,人的欲望中“活着”是很大、很重要的欲望;“人之所恶,死甚矣”,但是“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我们在面临最后大义的选择时,需要生命的承担。所以在传统文化中,保持气节和操守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苏武牧羊则文天祥、史可法,历史上志士仁人都是这样做的。

曾子讲:“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讲:“从道不从君。”文天祥讲:“时穷节乃见”,“生死安足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古人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呢?不是为了苟且偷生,他一定是要有尊严地活着,死得其所,活得其所。所以孟子讲:“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道而死,是正命;至于为非作歹,犯罪了判刑而死,那是非正命,不是一个人正当的、正常的命运。所以,儒家生命的价值转化为死亡的价值,生命的承担转化为死亡的担当。不应害怕死亡而偷生,不因威胁利诱而苟活,生命通过死亡得以延续,人生由有限变为无限,个体自由和人格独立得到最大的发挥。《左传》里多次提到死而不朽,死且不朽,死又何求?《论语》中也讲到,死而无悔,死而后已,士可杀而不可辱。《孝经》里面讲到:死生之义。所以儒家绝不逃避死亡,以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死而不亡。

儒家生死智慧的第三方面是“存顺没宁”。宋代有个伟大的思想家张载,他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一句话是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我顺从(天地乾坤父母的)事理,死了我很平静安详,因为我无愧于天、无愧于人,心安理得,所以我活着很顺,死了很安宁。《易传》里面讲:“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它讲的是原始而知生,最后求其终时,就知道死的意义。这是孔夫子跟子路讨论的时候,直接说的意思,尊重生命,也尊重死亡。

王阳明说,做学问的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摆脱殆尽,再通过一个最后的关头从生命的本根上去领会,才能达到见得破,透得过,这才是流行无碍的生命之归宿。

所以儒家的人生设计,既是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又毫无粘滞、毫无牵挂的做到达观的态度,这就是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其实每一个人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生死态度既有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一面,又有恬淡无欲、安静平宁的一面。这与那种惧怕死亡、不敢直面死亡的恐惧心态不同,又与那种耽于声色、及时行乐的游士心态不同;既与那种消极无为、怠惰保生的逃世心态不同,又和那种斤斤计较于功名利禄的执着心态不同。儒家的人生设计具有一种张力。

儒家生死智慧的第四方面是“慎终追远”。《左传》讲“慎始而敬终”,慎重地对待生命的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先人的死亡。《尚书》讲“慎终于始”,“慎厥终,惟其始”。曾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我们先人的死亡、父母的死亡,追怀远祖,老百姓的风俗就归于厚朴了。所以中国文化,儒家,有祭祀的传统,有认真对待先人父母前辈的死亡,这样一个很大的传统礼仪。儒家重视孝道,也就是肯定了生死转化代谢中的死而不亡问题,儒家通过血亲种族的延续,来“继志述事”,延续其精神,光大其事业,是文化生命的传承。儒家的孝道不是狭隘的,不只是族群的延续,不是只重视传宗接代,更重要是一种人文事业、文化生命的延续。

儒家非常重视教育、重视师生的关系,师生这一伦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化生命的传承。所以儒家的死亡意识向生命意识、道德意识和文化意识转化,有限的个体人生向无限的群体人生转化,它是有一个生生不息的自己的文化系统。后人帮助先人自然安宁地接受死亡,并获得临终的尊严,而且祭奠追念死者的德懿,体悟生死的终极意义。孔子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安葬他们,而且经常去祭祀、纪念他们。这反映的是一种人文式宗教的信念,也昭示了人的归宿感,强调了以人性化的方式来料理后事。

儒家生死智慧的第五方面是“天道性命一体”。儒家的终极关怀具有天命的根据和冥悟体认的宗教性格,他的天命之道是生命和死亡意义的价值源头。儒家彻悟生死和在精神上超越死亡的根据,是天道、天命的信念以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天赋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心性的尊重。天道和人道、天道和心性的贯通,表明儒者对于人世间、对于俗世生活的肯定,在俗世关怀的背后,它其实是有深刻的、超越的、形而上的关怀,也就是终极的最后的关怀。所以儒者以天下为己任,儒者有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信念和救世献身的热忱,尤其他们至诚不息、虔敬无欺地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来事奉天地精神。孟子讲“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们都修身养性以待天命。这种安身立命之道,其实在儒家的俗世的学说里面体现出了终极性的宗教品格。所以儒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死且不朽”、“死而后已”、“朝闻夕死”的忧患意识和力行实践精神,都具有宗教性的、超越的、天道天命的源头在背后支撑。

最后,我们讲讲儒家生死观的当代价值。现代人的精神安顿成了问题:生活的无意义感笼罩着新生的一代;人们的心灵缺乏滋养,生命缺乏寄托;临终的精神关怀缺乏;现代工业化的料理后事方式缺乏人性化,更使临终者惶恐不安,不能够从容不迫、具有人性尊严地承担死亡。那么我们即使检讨现代科技文明本身,就能够代替现代人思考生死的意义和价值吗?我们在重症监护室看到亲人、朋友、长辈、老人、病人那样的状况,其实我们心里非常不安;每次去殡仪馆送走亲朋好友或师长,也是觉得一方面受到心灵的洗礼,另一方面有很多惶惑不安的感觉。

儒学的安身立命之道,如果在现代社会中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就能够丰富我们今天的生活,使我们活的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儒学可以提升我们的人格,活化性灵,解脱烦恼,缓冲现代人内心的紧张,超越生死的执著,复活人文理想的追求,使人真正过着人的生活。

儒家的精神对于今天社会人生的一些负面问题,比如环境破坏、道德失落,能够起到治疗和拯救的作用,尤其是对人性和人心的安立,肯定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实儒学根本上是教我们如何做人,明了生活的意义。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了一种慈悲心、仁爱心焕发起来的感觉。看到那些被地震吞噬的生命,我们心里非常难过,所以大家奉献爱心。另一方面,去年的毒奶粉事件令我们反省,假如我们都只是经济动物、只会唯利是图,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和子孙后代?

儒学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干,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中,它应该如何帮助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实现理想的美好社会?儒学其实可以克服一些我们人文精神的失落、民族素质的弱化和教养的消减。人是需要教育的,是需要教化的。这种教化不是说教,不是教条主义地灌输,而是从小养成的,是家长与师长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浸润而成的,从我们的蒙学读物、四书五经、老庄、佛经里逐渐修习,慢慢养成的。

通过我们对儒释道基本经典的解读,能够使得我们获得安身立命,获得一种恬淡、平宁,同时又积极有为参与现代生活的精神境界。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uQv1Hm0dXhna4WtHqeVww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