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及其当代含义”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1-05

本网讯(通讯员马帅超、曹秋云、马浩然)10月26日,由江南体育竞技 与复旦大学杜威中心联合举办的“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及其当代含义”学术探讨会顺利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共计3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于26日上午8点30分举行, 江南体育竞技 副院长黄超、浙江大学江南电竞官网客服电话 教授陈亚军、江南体育竞技 教授朱志方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孙宁老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报告环节。

浙江大学陈亚军教授以“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谈实用主义的内在张力”为题,指出实用主义内部一直存在着康德路径与黑格尔路径的分歧,其中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是康德式的,而杜威的实用主义则是黑格尔式的。普特南继承了康德式的话题但最终走向了杜威,罗蒂则拥抱杜威却又没有真正摆脱康德。作为罗蒂的学生,布兰顿走在康德转向黑格尔的途中,其问题和细节是康德式的,视野则是黑格尔式的。

武汉大学朱志方教授以“语言约定论:蒯因VS刘易斯”为题,认为刘易斯并没有将分析陈述归结为约定,而只是通过约定来解释分析性。蒯因并不否认语言是约定的,但不认为语言的约定有什么重要之处。但是,蒯因强调只有充分重视约定,分析/综合的切分才会真正垮台。并进一步指出,不论是构造一种语义学,还是构造一个可能世界,都依赖于一种底层逻辑。然而,要阐明逻辑并不是所谓的先天的必然的真理,就要对逻辑的理解有所革命。我们必须彻底抛弃“逻辑真理”的概念。逻辑只不过是我们形成语句、使用词语、从一些语句导出另一些语句的规则。只要不是自然律,所有规则,都没有真假。

浙江大学李恒威教授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与预测加工理论”为题,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在于,其起点不再是近代认识论那种纯粹观念性的主体及其感知经验或理性,而是现实生命(即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预测加工理论强调感知的行动导向以及感知与行动的统一性,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有关认识-实践循环和实践导向的观点非常契合。两者都强调主体在认识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认为认识不仅是被动的感知更是主动的建构,感知唯有通过与行动的循环才能实现生命的存续和安康。

华侨大学高来源教授以“从康德到杜威:实践范式的转换及启示”为题,认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生存环境的变化为实践范式的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皮尔士到杜威,都在极力地推进实践范式这一新的转变。而这个新范式的转换时至今日仍未完成,而是随着生活样态的巨大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其范式的内蕴也在当代哲学中不断地展开。实际上,时代变迁即生活境遇的变化本身就为哲学的转变,尤其是其方法论的转变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主旨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对每个报告都展开了自由讨论与提问。

26日下午会议举行了三个分会场报告。

分会场一上下半场分别由广西大学杨兴凤、盐城工学院马荣主持。

上半场:复旦大学孙宁以“社会行为主义还是符号行为主义:从对杜威语义理论的一个误读谈起”为题,指出过去学界基于有限的文本将杜威的语言哲学理解为社会行为主义,而更多文献表明杜威有一种符号行为主义的想法。重庆大学向文杰以“心灵哲学的实用主义进路与‘解释鸿沟’——以杜威的心智观为例”为题,试图通过杜威的自然主义心灵观消解“解释鸿沟”的难题。浙江大学张文丹以“杜威的元哲学观及其理论效应”为题,讨论了杜威的元哲学观及其元哲学观的影响。盐城工学院马荣以“面向实在的三种方式——来自实用主义实在观的启发”为题,梳理了传统哲学、实用主义和马克思的实践论面对实在的方式,并进行了比较。

下半场:黑龙江大学张凌霄以“威廉·詹姆斯与环境伦理:实用主义对气候变化的伦理应对”为题,讨论了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思想与环境伦理实践的契合以及詹姆斯的思想对环境伦理学的启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济鳌以“情感与理性之间——休谟与罗尔斯正义论的一种比较”为题,介绍并比较了休谟和罗尔斯构建正义观的不同方式。广西大学杨兴凤以“自控的艺术:皮尔斯的实用主义伦理学”为题,梳理并介绍了皮尔斯的实用主义伦理学。黑龙江大学周红宇以“论普特南的宽大的自然主义”为题,介绍了科学的自然主义和宽大的自然主义,并说明为什么宽大的自然主义比科学的自然主义更好,以及普特南的宽大的自然主义如何与他关于规范的观点相契合。

分会场二上下半场分别由同济大学陈仕伟、浙江工商大学董山民主持。

上半场:复旦大学徐圣作了题为“A Pragmatist Remoulding of the Hickian Pluralism”的报告。浙江工商大学董山民以“实践的信念——杜威的知识论管窥”为题,指出杜威继承了康德在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之间所做的区分,又发展了詹姆斯对情感和领会对象的阐释,提出了一种由行动者美德保证其真实性的实践。西南大学的姚城在报告中指出,要跳出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二分框架来重构詹姆士的情绪哲学,在詹姆士那里存在生理学-心理学与哲学两种不同层面的情绪理论,有助于更加立体地看待人的情绪。

下半场:南京工业大学颜鸿以知觉经验与规范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了麦克道威尔与布兰顿的经验争论,这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新的思想维度与空间中理解争论的实质,并思考随之出现的进一步问题。同济大学陈仕伟,对金岳霖的正觉中心观是否能对当前知觉哲学研究中的素朴实在论与表征论之争提供有益启示进行了讨论,报告将金岳霖的“所与”与麦克道尔的“直观内容”作了比较,提出基于金岳霖方案发展一种康德式素朴实在论的可能性。最后,安徽工程大学刘艳以赛亚·柏林的两种自由说为出发点,提出政治意义的自由先于哲学意义的自由,此之谓“自由先于哲学”的观点。

分会场三上下半场分别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近东、温州大学黄家光主持。

上半场:山西大学马鑫以“论悉尼·胡克的逻辑形而上学观”为题,指出对胡克形而上学见解的讨论有助于澄清对胡克哲学的误解,从而理解胡克在实用主义发展史上的准确定位。温州大学黄家光以“诗哲之争与古典三项——重新定位罗蒂”为题,认为诗使得德性可见,行动的完整性是德性反思的条件,而这只有在虚构性的诗中才成为可能。武汉大学何毅以“悉尼·胡克反共产主义立场对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双重背离”为题,认为胡克最终选择的反共产主义立场,体现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割裂理解以及他对实用主义原则的背离。

下半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近东以“哲学是成人教育”为题,从卡维尔教育思想位切入点,阐述了哲学是成人教育的论点。湖南师范大学肖根牛以“论宗教与科学对话的杜威方案”为题,指出杜威基于宗教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传统宗教和科学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对立,通过区分“宗教”与“宗教性的”两个概念来探析宗教起源的自然基础,认为宗教的价值是人类对蕴含在自然中的理想向超自然领域的投射。

27日上午大会进行了三场主旨报告及闭幕式,由华侨大学高来源教授主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郦平以“实用主义伦理学是什么与为什么——从杜威对‘实践’与‘实用’的分梳看”为题,认为实用主义伦理学是一种基于功能实践的规范伦理学。因为,其不囿于对实用的追寻,也不限于以一种自然主义方式描述伦理现象,更不限于以实验推理方式证成道德概念,而是出于实践且走向实践,通过诠释动机和结果、行为和品格/善的内在关联,旨在为人类行为提供一种趋向于生长的道德方法或道德规范。

安徽大学陈四海以“相似性的沉沦与救赎——古德曼和特沃斯基论相似性”为题,认为古德曼对相似性的批评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哲学家对相似性这个概念持悲观态度。特沃斯基则认为相似性在知识和行为理论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特沃斯基的研究揭示出相似性的方向性、非对称性、不可传递性等特性,使之重新成为一种严肃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相似性的救赎。

华侨大学喻郭飞以“实用理由与认知理由能否兼容?——知识论中‘实用入侵’问题的新发展与再考察”为题,认为知识断言本身作为一个行动要求的证据与行动的合理性辩护不一样,而基于知道某个命题完成的行动并不是唯一的,单个行动可以产生的后果也涉及多个方面,不同主体的抗风险能力也不一样。就某个具体的行动而言,它的合理性并不唯一由相关信念的认知合理性所决定,人们还可以存在认知理由之外的其他理由(可以称其为“实用的”),它们也能够为行动的合理性辩护,甚至其辩护效力比认知理由的效力更强。如果知识断言本身也可以被视作一个行动,或许行动的实用理由与认知理由是可以兼容的,当然,这个行动可能会成为另一个行动的条件或者前提。

主旨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对每个报告都展开了讨论与提问。随后,大会举行闭幕式,浙江大学陈亚军教授、武汉大学朱志方教授分别致辞。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