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报】笔耕不辍 薪尽火传——记李健章教授二三事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03-07
李健章是武汉大学知名教授,也是我国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泰斗。1912年出生、1998年逝世的他,一生经历了中华民国与新中国两个时期,既谂知四书五经,又系统接受了新式教育,这为他在古文研究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李健章骨子里,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节,又有新式教育带来的自由民主风尚。他崇尚真诚,有正义感,怀正直心。在喧嚣芜杂的世界里行走,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坚守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社会良心。
李健章擅古文辞,曾崇仰乡贤姚姬传,学桐城文,武大“六一”惨案纪念亭碑文即由他手撰,颇得古文家法。
1947年6月1日,国民党军警千余人突然包围武汉大学,搜捕进步教授和学生,并开枪打死王志德、陈如丰、黄鸣岗3名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对于这样惨无人道的行径,李健章义愤填膺。
8月间,应母校文学院院长、昔日恩师刘永济教授之邀,李健章回到了熟悉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水依旧秀丽,只是惨案后它仍然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他积极了解惨案发生的详细情况,向被捕教授询问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也亲眼目睹学生宿舍阶梯上的斑斑血迹和累累弹痕,凭吊被枪杀的3名学生的墓地,对惨案的经过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事件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刘永济要他写一篇《六一纪念亭碑记》时,李健章当即明白这意味着极大的危险,但这是老师亲自交办的事情,是学校、老师的信任,他不能推辞。更为重要的是,他心中有所郁结,不吐不快。“世事艰屯,腥风血雨,扰攘尘寰。学府潭潭,弘歌之地,也不平安。”有感于此,他接受了任务,愤然撰写六一纪念碑碑文和“死难三生传”。
经过一天的思考,次日晚,他打开电灯,默默地打好了腹稿,下笔如神,很快把碑记草稿写完。他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顿时感到全身轻松。李健章当时那种复杂迷茫心态,在他当年写的《柳梢青二首》这两首词中有真实反映:
为武大作六一纪念亭碑记,通宵失眠。
寂静凄凉,虚窗冷月,秋夜偏长。搁笔沉吟,几番涂抹,苦苦思量。承应代写文章,没料到,牵连四方。缜密修辞,机锋暗敛,谨护周防。
世事艰屯,腥风血雨,扰攘尘寰。学府潭潭,弘歌之地,也不平安。寻思惨案心寒,撰碑记,踌躇万般。悲愤胸怀,紧张情绪,倚枕难眠。
六角飞檐,碧瓦熠熠,朱红圆柱,石碑耸立。冬青围护,绿草茵茵,而今,饱经历史沧桑的武汉大学“六一”纪念亭依旧傲立教四楼前,见证了一座高等学府的伤痛,诠释着疾风劲草的内涵。
“父亲的坦诚和刚直不阿深深感染了我,他‘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成了我执教多年一直铭记于心的教诲。”在父亲自甘淡泊、刻苦自学精神的鞭策和鼓励下,江南电竞官网客服电话 教授李维武在哲学领域开辟出了一片天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即使是在险恶的环境中,李健章依然坚守。一股浩然正气,从这位热血学人身上喷薄而出。而这样的伟大人格,在文革期间,在他为所谓的“右倾分子”吴志达老师主持婚礼时,再一次得到了彰显。或许,正是这样的精神和人格,感召了当时中文系的全体老师,结果本来预料中冷冷清清的婚礼变成了座无虚席。至今,刘志达每忆至此,依然感念不已。
作为治学严谨的学者,李健章对湖北怀有特殊的感情,十分注重研究湖北历史上的文学家,因此晚年对“公安三袁”的研究顺理成章。自1962年起,李健章开始致力于晚明文学公安派研究。他身体硬朗,在业余时间,他会不时带上自己的子女李维武等人在东湖游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健章的身体抵抗不了岁月的侵蚀。即便如此,他还是不顾身体多病,倾其全部精力,开展研究工作。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过古稀的李健章健康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但他还是坚持学术研究。为了查阅资料,他不辞劳苦登上樱顶去老图书馆。或许,我们可以回想,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暖色调的夕阳斜斜地将光芒投射在古朴的樱园,银杏叶凋落了一地,樱花树静默无言地伫立着,而此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鬓发凝上了霜华,迈着小小的步子,拄着一根拐杖,沿着樱园108级阶梯踟蹰而上。身患腿疾的老先生已抬不起脚了,他走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来歇息,到达老图书馆时已是筋疲力尽了。庄严的樱顶老图,一位年迈的学者,给人一种淡看岁月流逝、学术路上苦苦攀登的安谧而温馨的感觉。
晚年的李健章,以其坚毅完成了公安派研究专著及论文集。《< 袁宏道集笺校>志疑》、《袁中郎行状笺证》、《炳烛集》三书合为一册,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至今,在湖北荆州公安县的公安三袁纪念馆中,也留下了李健章的名字,对他在该领域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李健章恰似一株青松,挺拔、伟岸、刚毅,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尤为难得的是对于这样的一个位置,他坚守了一生。